名家访谈

风筝不断线——纪念吴冠中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

2020-06-18

,“风筝不断线——纪念吴冠中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展厅艺术沙龙在中国美术馆一层1号厅成功举行,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沙龙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中国美术馆张晴副馆长主持了沙龙活动,沙龙还邀请了吴冠中的学生、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巨德,吴冠中的学生、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秦生和此次展览的执行策展、中国美术馆展览部裔萼主任,分别从艺术历程、师生情谊、创作方法、艺术特色与成就等方面展开分享与交流,为听众多维度地展现了吴冠中先生的艺术人生,探讨了吴冠中艺术对中国现当代绘画艺术的深远影响,以及他对中国美术事业的历史性贡献,让公众领略了一代大师的艺术风范。

  吴为山馆长在致辞中热情洋溢地讲到:吴冠中先生先后两次将自己一生中精彩的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构成了今天我们馆藏62件作品的丰富序列,吴冠中先生无私的奉献精神,展现了一位艺术家的赤子之心和博大胸怀。我首先要代表中国美术馆感恩于吴冠中先生这样杰出的艺术家对中国美术事业的一片赤子之心,感念他对中国美术馆事业的厚爱;这同时也体现出国家美术馆在收藏、研究、展示、弘扬优秀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用心打动了艺术家。我们要将优秀的文化艺术一代一代的传承、弘扬下去,这不仅仅是中国美术馆的期待,也是艺术家的期待,更是人民的期待。

“风筝不断线——纪念吴冠中诞辰100周年作品展艺术沙龙”现场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发言

  吴为山馆长说,吴冠中先生是一位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深深扎根于现实土壤,矢志探索创新,不断追求,最后创造出感人的传世作品的艺术家。1948年,27岁时,他是带着“取经”的态度到法国留学的,“取经”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学成之后要回到自己的土地上的,是要和自己祖国母亲的文化融合在一起的。他学成回国后,在火热的社会主义现实中去画美丽的国家,画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后,他提出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问题,又提出“笔墨等于零”的问题,都体现了艺术家的文化担当,文化情怀和文化责任感。

  今年是改革开放41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吴冠中先生的人生与这几个关键词都有极大的关系,他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同一年诞生,这仿佛预示了他的艺术和人生要创造出新的、灿烂的、美的图式。所以今天,在吴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馆和清华大学一起举办此次展览,一方面是对吴先生的怀念,吴先生作为艺术家中的杰出代表,他的艺术很好地阐释了艺术家如何培根铸魂,为人民立传,为时代画像。我们要对那些无私捐赠作品的艺术家和他们的家属致以崇高的敬意。另一方面,这次展览也是向新中国70周年华诞的献礼之作,因为吴先生的艺术深植于祖国这片沃土,他整个的艺术探索历程从成长、成熟、直至走向高峰,都得益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最后,吴为山馆长在致辞中深情地说:“这次展览的主题叫‘风筝不断线’,‘风筝不断线’是吴先生一篇文章的题目,这条‘线’是东西方紧紧相连与融通的一条线,是古今融汇的一条线,也是艺术家与生活、与土地之间永远维系着的一条生命之线,更是我们怀念那些为时代、为民族、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画出美丽图卷、创造出美的艺术家的一条情感之线,这条线永远不断!”

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巨德发言

 
香港湾仔马克道53-55号恒澤商业大厦7楼702室ROOM 702,7/F, SPA CENTRE,NO. 53-55 LOCKHART ROAD,WAN CHAI, HONG KONG
Copyright (c) 2015 中国美术家协会(香港)版权所有